首 页
研究所简介
机构设置
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在研项目
学术交流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体育学院举行2025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
[ 发布日期:2025-06-02  ] 【返回

为进一步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博士研究生科研水平,2025年5月27日上午8:30-11:40,我院2025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文体馆三层报告厅成功举行,众多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聆听本次答辩会。答辩会上,2名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通过严苛评审,展现出学院深耕育人沃土的丰硕成果。


1.png


2.jpg


3.png


第一场由河南大学周珂教授担任答辩主席,陕西师范大学万炳军教授、山西大学石岩教授、李建英教授、吴丽君教授、刘敏教授、冯本余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赵霞副教授担任答辩秘书。答辩人郭燕兰,论文题目是《青少年武术习练群体核心心理韧性研究》,指导教师为刘映海教授。


4.png

 

第二场由陕西师范大学万炳军教授担任答辩主席,河南大学周珂教授、山西大学石岩教授、李建英教授、吴丽君教授、刘映海教授、冯本余教授担任答辩委员,王忞焯副教授担任答辩秘书。答辩人刘一萱,论文题目是《基于生物力学分析的我国炮兵非特异性下腰痛循证运动干预研究及预测模型构建》,指导教师为刘敏教授。


27641620415cad10e94df4213e21b7d.png

 

ed0aa4a92f772cb211eb9e163017011.png


答辩开始时,分别由两场的答辩秘书赵霞副教授和王忞焯副教授介绍学位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与考核成绩、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及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等情况。接着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议,宣布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2025 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开始。两位学位申请人在各自答辩开始前宣读《学位论文原创声明》(承诺书),开始答辩汇报。本场答辩会采用“汇报+问答”双环节模式,郭燕兰、刘一萱两位博士生依次登台,分别对本人学位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了陈述,同时结合PPT演示系统性展现其研究成果。


5.jpg


6.jpg

 

郭燕兰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以青少年武术习练群体核心心理韧性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探析最本质、有效的影响因素,关注青少年武术习练群体核心的、关键性的特征,深入探究该群体形成心理韧性内在的源泉动力,挖掘根植于本土文化的青少年核心心理韧性培育实践路径。


7.jpg


刘一萱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聚焦于我国炮兵服役阶段常见的骨骼肌系统军事训练伤——非特异性下腰痛,揭示了NLBP炮兵群体在高强度军事训练及特殊装备负荷条件下与健康对照群体在生物力学特征上的差异性表现,构建循证运动干预方案并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量化不同基线特征的NLBP炮兵对不同运动干预的响应差异,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并验证运动干预效果预测模型。


 8.jpg


 

自由问答环节,专家团犀利发问,针对两位博士生的陈述进行了点评,他们从理论框架的严谨性到数据论证的可靠性,从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到学术价值的应用性;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剖析,既针对论文中的具体环节提出精准的优化建议,又立足学科发展脉络对研究视野的拓展方向给予启发式指导。答辩人全程专注聆听专家点评,针对疑问之处结合研究实践逐一阐释,对于指出的不足诚恳接纳并记录改进建议。

 

答辩委员会严格遵循学术评议程序,在听取博士生汇报、审阅论文及提问交流后,进入闭门评议环节。委员们从学术创新性、研究规范性、社会贡献度等维度展开充分讨论,通过无记名投票形成决议,两位答辩人均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同意报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并授予博士学位。答辩会最后,两名博士研究生和他们的指导教师一起登台致谢并合影留念。

 

9.jpg


10.jpg


当答辩会的掌声渐息,新的学术长征已然启程。体育学院将继续以匠心守护学术薪火,让每一篇博士论文都成为叩问时代命题的答卷,让每一位研究者都成长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生力军。此次博士论文答辩会不仅是一场学位授予的庄严仪式,更是体育学科前沿探索的集中检阅与学术精神的生动传承。通过严谨的答辩交锋,学院再次印证了“以真问题驱动创新、以跨学科滋养思维、以实践性锚定价值”的育人理念,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树立了鲜明坐标。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curChannel.site.name}